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持续全面发力 污染防治攻坚战“激战正酣”
发布者:产业用及无纺布展 | 发布日期:2018/2/12 15:57:37
中央环保督察实现对31个省份督察全覆盖;
  
  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时间表路线图将明确
  
  "这个冬天,北京的蓝天白云格外多。去年'双十一'抢购的净化器和口罩,感觉都派不上用场。"在北京工作五年的刘先生告诉记者。
  
  北京空气质量改善,是全国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的缩影。数据显示,2017年1月~12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8.%,PM2.5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全年PM2.5浓度为6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
  
  强力推进三个"十条"
  
  打赢蓝天保卫战,要抓住症结所在,从源头进行治理。应紧盯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同时,深入实施"水十条",全面实施"土十条"。
  
  2017年,我国首次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工作,并发布了全国《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这对于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引导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正确发展观、政绩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是今后长期开展的一项常规工作,应当把关注点放到年度评价所反映的进展和揭示的不足上,下更大力气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成效明显。尤其是2017年,各地各部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调整运输结构,污染防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大气污染防治,阶段性收官。
  
  2017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北京圆满完成国家"大气十条"下达的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目标。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通过推进清洁供暖减少散煤、强力整治"散乱污"企业、加强机动车尤其是重型柴油车监管等,减少污染物排放。
  
  5600人,为期一年,在京津冀及周边区域"2+26"城市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102个巡查组,2000余人次,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巡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应运而生,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迅速上马,28个专家团队点对点进驻28城……
  
  在北京上班、老家在天津的张女士说,"家里的沙窝萝卜比前些年好卖多了,并且连价格都上来了。因为入冬以来,天津的雾霾天气也很少,光照足,使得沙窝萝卜味道更甜。"
  
  "'大气十条'确定的各项治理措施是有效的,方向是正确的,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的成效是明显的。"环保部宣传教育司巡视员刘友宾坦言。
  
  --水污染防治,强力推进。
  
  与大气污染治理一样,2017年也是"水十条"强力推进的一年。各地加快治理城市黑臭水体。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前期排查出的490个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违法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修改的法律规定,国家对重点水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制度以及加大违法排污的处罚力度等。
  
  另外,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去年10月联合印发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第一次形成覆盖全国范围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土壤污染防治,加快部署。
  
  2017年是"土十条"的落地之年。去年以来,环保部牵头成立全国土壤污染防治部际协调小组,制定了工作规则和工作要点。同时强化"土十条"目标考核,与各省区市签订目标责任书。
  
  土壤环境质量关系着食品安全。我国全面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初步建成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土壤污染防治法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
  
  架起生态文明建设"四梁八柱"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里铿锵有力地发出改革最强音。
  
  回首2017年,改革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多项生态文明改革方案出台,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性质的"四梁八柱"日益完善。比如,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禁止洋垃圾入境,扎实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施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稳步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河长制带来河长治",许多人用这句话形容一年来实行河长制的效果。如今,一条条河流由党政领导担任河长,河畅水清岸绿的蓝图逐渐变为现实。全国已明确省市县乡四级河长近31万名,很多河流实现了从"多头管"到"统一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
  
  如今,审计人员对自然资源资产锱铢必较,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既要审"钱",还要审"绿"。去年发布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明确提出,从今年1月1日起,对领导干部离任算"生态账"成为经常性的审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