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电磁辐射防护服真的有用吗?电磁辐射防护服的原理解析
发布者:产业用及无纺布展 | 发布日期:2018/5/7 8:48:53

  引语:电磁辐射会产生热效应、非热效应以及累积效应,长期接受超过辐射阈值的电磁辐射会引起人体脑神经、生殖等系统的生理病变。在微波站、雷达发射/接收站、通讯基站等,电磁辐射远远超过辐射阈值。与此同时,现在市场上生产的屏蔽服质量参差不齐,需要提供一套科学有效的测试方法对屏蔽服防护效果进行评定。

  那么,电磁辐射防护服的测试原理是什么?现行的测试标准有哪些?普通民众需要穿防辐射服吗?看完这篇文章,再来决定你是不是需要穿电磁辐射防护服。下面就和上海产业用纺织品展一起来看看吧。

电磁辐射防护服真的有用吗?电磁辐射防护服的原理解析

  中国(上海)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为您打造前所未有的过滤环保纺织品展、涂层布展、防护服展。现场将有实操体验区,2018非织造布展品、无纺布展品、2018产业用纺织品展品实际体验,让您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尽情欣赏各种非织造布。

  1、测试原理

  目前,针对平面屏蔽材料的测试方法已经成熟,主要有法兰同轴法、屏蔽室法等。但是,由材料构成的服装不可避免存在结构上的开口,导致电磁波从开口处泄露、屏蔽效能大大降低。

  现行的测试标准,基本都是通过模拟人体穿着电磁屏蔽服装时的状态,将内置有接收天线的假人模型置于半电波暗室,测试未穿着电磁屏蔽服装时的电场强度(E0,V/m)与穿着电磁屏蔽服装时的电场强度(E1,V/m)之比,并用对数表示,得到待测服装的屏蔽效能SE=20lg(E0/E1)。

  电磁屏蔽服装屏蔽效能测量示意图

  服装SE的测试系统由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假人模型、信号发生器和分析仪构成。其中,假人模型是整套测试系统的核心部件,是与平面材料屏蔽效能测试存在显著差异的地方;其它部件和测试系统所在环境共同构成了测试用电磁环境。假人模型主要有两大类,一是透波材料假人,内部无填充物;二是内部有模拟人体填充物的假人模型。

  人们使用防护服的目的是让人体受到的电磁辐射在暴露限值以下。根据国际标准ANSI/IEEE Std C95.1-2005对身体各部位暴露程度及相关限值的划分,在相同频率下四肢的电场暴露限值远大于头部、胸部以及全身整体,说明只要关键部位的屏蔽效能在暴露限值以下,便可认为四肢是安全的,无需专门测试。

  此外,下腹部有人体重要器官,且靠近屏蔽上衣与屏蔽裤接合的缝隙处。因此测试部位多选取头部、胸部、下腹部,现有的测试标准也是选取3个部位中的至少2个部位进行测试。

  2、标准现状

  各国电磁辐射标准研究与制定主要集中在暴露限值的规定和平面屏蔽材料的屏蔽效能测试上,关于电磁屏蔽服的标准研究相对较少。目前全球已出台的电磁屏蔽服标准主要有4个,其中一个已废止。

  3、防护性能评价

  目前防护服标准主要分为2类,一类注重测试方法,如DIN 32780-100和GB/T 33615;一类侧重性能评价,如GB/T 23463。

  4、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

  (1)普通民众是否需要穿屏蔽服有待商榷。电磁辐射防护服是劳动保护用品,适合职业人员。普通民众是否需要穿防护服,须根据暴露限值决定。当电磁场强度高于暴露限值时才需要使用防护服。

  GJB 5313 — 2004《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对作业区和生活区的暴露限值要求不同,如在30~3000MHz,作业区连续波电场强度暴露限值为15V/m,生活区则为10.6V/m。

  对于公众电磁污染防护,国家要求基站与民居相隔足够距离,提高了公众防护等级。因此,在制订标准时,应注明具体的适用范围或对象,以免误导消费者。

  (2)测量频率范围的设置。在现有的三个标准中,不同标准测试的频率范围各不相同,目前还没有一个天线能够覆盖很宽的频段,频率范围越大,则需要更多分频段天线。因此,虽然对于人体防护而言测试频率范围越宽越好,但过宽将导致测试的复杂性及潜在的安全性。

  (3)假人模型。假人模型是整个测试系统的核心部件,而现有标准对此并无统一意见。DIN 32780-100和GB/T 33615中的人体模型内部均有填充物,GB/T 23463采用内部无填充物的透波材料假人模型。关于是否需要标准人形的假人模型以及模型内部是否需要填充人体组织等效材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来源:慧聪纺织网